这里是一些每日的短论。

发表评论

已有 418 条评论

  1. 昨天是单位里吃年夜饭,晚上没有看书。每天看书已经坚持了将近有一个多月,看的都是专业书,小说和轻阅读不算。《认识经济》这本已近看完,今天应该可以结束了。学习这会事的效果总是在你需要的时候才显露出来。但总是要做好准备。就像我之前说的,学习是为了不惑,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够批判性的思维。对与自己有关的事情和说法有深入思考的能力。更深一步的是能够看到事物发展的规律和方向。对自己的人生有更好的把握。之前,一直是别人要我学,现在是我自己要学了。主要还是吃亏上当以后才发现自己能够轻易地被别人洗脑,更多的时候是太容易从众了。在这个全民被收智商税的时代,被当成韭菜一样收割。
    后面要看的一本书是《自律力》,这本书只能轻阅读,因为不是专业书。后面要看的一本专业书是《财务成本管理》,这是注会的考试用书。预计也要用到一个月以上的时间才能看完。每天看书确实可以充实自己,但还要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一点做的还不够。古人所谓的“尽信书不如无书”就是要我们能够独立的思考。
    对于儿子来说,要学的地方更多了。待人接物,社会经验,生活经验都是要学习的地方。从上周五请客吃饭就可以看出季首成的这些方面都要历练提高。特别是在待人上面,一定要学习。

    1. @亮

      关键是要无压力的生活,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好的话,生活的压力能大大的减轻。

  2. 今日头条的头条号看到有收益了,一月二十五日注册的,发的是在网上搬运的小笑话,一共发了大概有六七天的样子,今天看了一下,有了收益了,两毛六分钱,很少,不过还是有,很不错。在网上看了一下,有几个技巧,一是搬运一些有意思的视频,这个现在需要翻墙的情况下不太合适。主要是有法律风险,本来还打算上一个VPN,可是现在用VPN的法律风险太大。还有就是要自己原创,一来我的时间不多,二来原创的话我的水平太差。所以还是搬搬笑话每天发个十个。试试看一个月能有多少的收益。今天是在班车上直接复制了以后上传的。不过这两天的推荐量好像下来了很多,我的有一天的推荐量是两万以上的,这两天有点低了,难道是因为要过春节所以头条的人都放假了,才会下来的?我已经把这个事情放到每天的打卡事项里了,有空就做一下,只要不影响其他的事情就好,而且还有收益。其实促使我做下去的原因是居然还有人加我粉丝,也就是说有人想要天天看见我发的笑话的,所以还是搞一下,快乐一下别人,自己也有些收益。
    现在的笑话是每天从百度里复制的,要经常换地方,看看从糗事百科,或者其他的网站上来复制一下,主要是考虑版权和一些头条的审核的问题。

    1. @亮

      本来今年还是打算上一个VPN的可是前两天看到网上有使用VPN上网被公安传唤的,就不敢了。

  3. 家里现在四口人,年夜饭的菜单准备好了。
    冷菜四到六个,鸡爪,盐水鸭,牛肉,鸭肫,凉拌色拉,猪舌头。
    热炒四个,西芹虾仁,青椒肚丝,如意菜(水芹豆芽),香菇菜心。
    在加上,一个红烧肉,一个清蒸鳜鱼。
    红酒或者是绍黄,带点饮料。
    烧一锅饭,煮一锅粥。
    就这些,可能比较简单,但是天天在外面忙,过年了,简单点弄给家里人吃,大家一起聊聊天,喝两盅,确是不错的享受。而且四个人这么多菜根本吃不完。
    小年夜早点回家,找到菜场转一圈,看看把菜先买了,到第二天开始准备年夜饭。今年要是没什么事的话我就来烧好了。

    1. @亮

      昨天晚上没有睡好,今天一直都有点晕。

  4. 今天干了一件蠢事,在会议室里讨论的文件没有保存而且还被我删除了,没办法从回收站里恢复,只好请小胖用软件,自己扫描,不知道能不能恢复过来。下午讨论的时候就觉得一个人有点发糊。完成了我还保存了,还发了OA结果还是搞错了,真是自己搞得无语了。这种情况有过几次,有的时候能找回来,有的时候找不回来,要看运气了。所以下次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另外不要轻易地清空回收站。关键是等待的时间太长了,扫描一个磁盘要几个小时才能好。这之间只有等了。

    1. @亮

      从元旦开始一直是用记事本,还有打卡的方法来记录自己的生活的,这个方法很好。用了一个多月,心里的焦虑感减轻不少。总体来说对身体的影响也很好。要坚持下去,加油

    2. @亮

      花了我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才找到一个word的自动保存的恢复文件,拷贝到指定的文件夹下面,然后用word2010的恢复以前版本的功能恢复了一下,终于找到了那个我要的word文档,但是Excel就找不到了,用的FinalData扫描的时间其实扫描了有将近一个多小时了,文件是扫出来了一大堆,可都不是的。我记得上一次用这个软件恢复也没有成功,也是用别的方法搞定的。所以下次在这个方面一定一定要小心。另外的Excel文件到是还能记得改的地方,明天再过去改一下吧,问题不大。但就是要把各部门的措施再浓缩一下,这个就考验功力了。明天再说吧。

  5. 想重新找一个网站的主题,能够比较好的查找,展示。
    离过年还有一个星期,这周要上七天班。当然这周的上七天班并不意味着七天每天都要劳心劳力。毕竟是还有一周就要过年了。还是在想过年这个事,其实应该是过春节。按照老年间的说法,一年的第一天是元旦,立春的这一天可以被称为是春节。而农历的新年第一天被称为春节就跟原来不太一样了。而我们还是以过年代之。
    以前过年好多事情,打扫屋子,蒸馒头,包馄饨,做糯米团子,贴春联,祭祖,送灶,烧年夜饭,吃完了年夜饭守岁,放炮,拜年。这些都是标准动作。老妈还在的时候,准备吃的东西比较多,好多的冷菜,还有扣肉,包馄饨,做馒头,自己用糯米粉做团子,每样吃食都要准备好几种馅料,就是办这些馅料就够忙上好几天的,何况是还要一样一样的包出来。我过年只要等着吃就好了,偶尔我也会主动的帮忙打扫卫生。老妈过世之后,刚开始两年还跟爸爸,内子三人整一些吃的。后来就越来越不高兴折腾了,又累,二自己折腾了半天出来了还不太好吃。现在过年除了吃年夜饭基本还是自己家里烧的,其他的都是超市里采办一下就算了,没时间是一个原因,现在生活好了以后天天吃的喝的和过年也差不多,也就没有什么过年的欲望了。

  6. 昨天没有看书,今天也没有看。昨天是请舅舅家里和阿姨家里的各位老表们吃年夜饭。在福满楼,今年是突然想起来的。本来我的意思是陈贝宁同学从澳洲回来了,请她吃一顿,舅舅舅妈他们也正好从上海回来,就一起,后来内子说起来叫上阿姨家里的亲戚一起,我想想我们家是很久没有请他们一起吃一顿了,就一起吧,年前,就当是年夜饭。于是订桌头,通知到人。多亏地现在的通讯比较发达,只用微信就几乎都搞定了。
    其实不久之前科燕结婚,我们还在一起吃过饭的。不过这次是我们主场而已,这次来的可算是我这边最亲近的近的亲戚了,当前妈妈在的时候经常说的是我没有同胞的兄弟姐妹,这些表哥表姐就是我的哥哥姐姐。可是后来上班之后就没有什么空来往了,特别是后来阿姨去世之后,只有结婚生孩子什么的才会在一起。

    1. @亮

      福满楼的菜还是可以的,但就是有点小贵。不过下次不能再去了,要是再有什么事的话就要再选地方了。

    2. @亮

      其中关系最亲的是明芬和文建一家。以前妈妈在的时候明芬是把我们家当成自己家里一样的,有时上班不回乡下了,就直接住在我们家里了,那时爸爸也常不在家,家里多一个表姐,我常记得我和妈妈、表姐三个人挤在西门桥下那个五十平小房子里的那张大大的床上。后来表姐结婚,跟文建在一起。那时时间过的好慢,那个只有四十五平方的小房子在冬天的时候几乎晒不到太阳,但我总是觉得家里好暖和。那时我不满八岁,家里那张不足一米六的大床对我来说实在是太大了,就算是挤了另外的两个大人它还是那么大。我还记得那张西式的片子床,我小的时候在上面尿床,大一点了在上面学会了翻跟头,后来我上了小学之后就移到北面的小房间里去一个人睡了。再后来我们在南门造了自己的房子,这张床就被我和我爸爸两人用板车拖到了南门的新房子里,放在我的房间里,又是我一个人睡了。我在这张床上度过了我的婴儿时代,儿童时代,少年时代。以至于2009年我们家房子拆迁要把这些旧家俱送走的时候,我心中有万分的不舍。
      其实来讲,除了内子那边的亲戚以外,也就是这些亲戚跟我最亲了。

      1. @亮

        现在想来,要是不拆迁的话,说不定我也不会买现在的这个房子。

  7. 我这十年
    十年之前是2009年,那时刚开完奥运会,我还在财务部,按部就班的生活,对未来的生活其实没有什么想法。现在的感觉是浑浑噩噩,没有规划,没有目标,甚至没有疑惑。
    开窍也只是最近两三年的事,从自己身体不好以后才发现自己其实过得并不好。虽然衣食无忧,但还是有极大的危机。上有老下有小,知少而惑多,对自己没有办法把握,计多而行少,焦虑,感觉有压力而不知如何改变,一些道理都懂但就是无力改变,对儿子的教育不尽人意。
    2016年末的时候大病了一场,开始深深的思考自己的生活是不是有不周全的地方,一些事情是不是有改过的空间,自己是不是太好高骛远。这两年以来一直让自己开始做一些事情,想到的事情基本都会去做,不问结果,只是做事而已。一些事情也有了一个结果,现在看来还算可以。儿子曾经问过我,为什么学当时我不太清楚,因为我也没有想过这事,现在明白了,为了不惑。不被人家忽悠,不随大流,有自己的思想和意志。知识改变的的是思想,是行事的方式,让我能深刻了解自己性格里的缺陷之处,然后自己做出改变。想到一件事就去做,自己给自己定一个边界,只要不逾矩,就可以。这也是我现在在一点点改变的地方。提高自己的忍受力,自己锻造自己,磨砺自己的意志和处事的风格,不断地去尝试自己所能达到的最高的高度,让自己变得更好。后续加强自己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让自己站的更高,看的更远。
    在这里写下这几年的感悟,以自鼓励。

    1. @亮

      大其愿,坚其志,虚其心,柔其气。
      一个成功的人只要有大的愿望理想、坚强的意志、谦逊的态度和温柔的气质就行了。

  8. 今天看完了余华的《活着》。主人公苦痛的人生让人喘不过气来了。活着就是活着,人生其实不过如此,但我还有好多的事没做,所以我活着。
    主人公痛苦的一生,和我现实的生活对比之下,让我有强烈的刺痛感在心里倒腾。看着那一个个字都能感受到书中人物在生活的打击之下,从肺腑深处所生出的痛,化作了一道一道的利剑刺中心脏。可是主人公还是活着,活着。即使身边的人因为各种原因离去。主人公活着,用自己的记忆活着,或者说用自己的记忆帮助这些已经离去的人活着。每天只有一头老牛跟着他,耕地时老牛就是他自己,想象中的妻子,儿子女儿,女婿,外孙围绕在自己周围,。我想主人公大概也就是靠着这个记忆活着,或者说活下来了。
    小说的背景里,主人公的经历是从解放战争到文革结束。最后一个离开的亲人是外孙。经受了几乎所有的苦难。解放之前,年纪尚轻,不知艰辛,赌博输掉了家里的产业。对身边的爱人不知珍惜,非打即骂。然后,就是厄运了家里的产业易手,父亲被气死。然后自己从仇人手里租地来种。结果,由于劳累母亲病重主人公在去给母亲请医生看病的路上被党国的军队抓了壮丁。九死一生之后好不容易回到了家里,母亲却已去世了。然后就是解放了,吃食堂,大炼钢铁,自然灾害,文革。身边的人一个个离去,先是儿子献血死,然后是女儿结婚了,貌似生活开始有转机的时候生孩子死了,然后是妻子病死,再是女婿在做工是出了事故,这时文革已经结束了,只剩下主人公和他的外孙,美好的生活正在向他们招手的时候,外孙却由于吃豆子撑死了。这时只剩下主人公一人孤独的活着。
    余华通过富贵这个人物,反映的却是中国广大的人们在整个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所承受的巨大的苦难,在经历这些以后依然坚强勇敢的活着,而且还必将活下去。

  9. 我是怎么了,心里老是烦躁不安。实际上今天的事情都基本完成了,明天的是也安排的很好,应该没有什么压力了。不知为什么,心里总觉得有不安的感觉。没有几天就要过年了。紧急的事情越来越少,多的是一些重要的而且不太紧急的事,按部就班的做好就是。但不知为什么还是有点焦虑。
    儿子这次的考试成绩很好,全班第一,年级里估计是第二。但我还是有点担忧。主要是我看他的态度还是很张扬,一点没有低调的觉悟。却不知自己已经成为了别人追赶的目标了。只有更努力才能安稳的坐在这个第一的位子上。除非是他能把后面追他的人甩开几条大街,而且到了初三,基本都是复习,由于没有学习新的知识,同学们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小的。所以我对他说的只有一句话,“季首成,把你的尾巴藏藏好!”这也是我的真实想法。因为现在发力还是稍微早了一点。要是能保持前五名的态势,到初二下学期发力升入初三的话就比较好一点。
    我对儿子其实要求并不高,而且我对他学习的现状还是非常满意的。我只是希望他能对自己有要求,待人谦和,最重要的一点言出必行,守规矩,这样就好了。

  10. 昨天在网上回答了两个问题,所以就没有另外的别的东西。今天是我的生日,自己居然都忘记了。后来还是爷爷记得的。晚上照例是面条,今天的天气还真是不错。孩子的省日是母亲的受难日。这个说法到是好久以前就有听说了。在古代的时候女子怀孕生子确实是在鬼门关前打转。就算是现在这种条件下,中国的婴儿死亡率还是有8%。母亲在生孩子的时候不仅是痛苦,而且还是有很大的风险。这些风险来自于外部的环境,自身的身体原因,医疗条件,以及家人的关怀等等。就算是顺利地完成了生孩子的事情,还要经历抚养,教育等等一系列的挑战。相对于这些挑战而言,生孩子之后的身材走样,哺乳期的劳累其实都不算什么了。这些都是当下年轻人生育意愿低迷的原因之一,当然更主要的是由于生活的节奏加快,压力太大,成本过高等等,我个人觉得这些成本因素是最主要的原因。
    好吧,回到生日的话题上来,生日要吃长寿面。其他其实也没有什么事情,我家里过生日一般过得都是农历生日。我觉得过生日那天的天气,表明了从这个生日到下一个生日的运气和辛劳程度,今天的天气很好哦!希望我在这一年里身体健康,还有就是不要太累了,做事情顺顺利利的。关键不要跟儿子生气,不要发火,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这段时间一直对自己提前时间管理,做的很好,每天都看书,写东西,不让自己懒下来。后面每天再加点其他的事情,比如背英语等。加油!

  11. 今天跟内子去常州姥姥那就,两位老人家身体还不错,看到我们去也很高兴。中午在姥姥家里吃的白菜粉丝羊肉汤。烧了满满的一大锅,我尝了一下好鲜。真的是羊汤所以才有那么鲜的。
    没想到下午舅妈过来还给季首成带了礼物,一个kindle。实在是大出我的意外,这个东东我想要买了好久了,在淘宝,闲鱼上也比质比价了很久。一直想买,却一直认为不是刚需,所以一直没买。我的消费一直是秉承雪中送碳,而非锦上添花。而kindle这个当然是锦上添花的东西,虽然很想要,而且也放在了2019年的心愿单里了,但是还是没有下决心。这里要谢谢舅妈了,帮我提前完成了心愿。这个kindle的配置还挺高,不仅有32G的内存,而且还有背光,是wp4的32G版本。在市面上的价格在1200以内。

    1. @亮

      还没有拷书进去在我的百度云盘里还是有不少的电子书的,有空了来拷一下。

  12. 今天是家里过年,就是拜祭家里的祖先。这件事情算是家里的一件大事了。每年的清明,中元,冬至,过年都要祭祖。我们家里都是这个规矩,一年四次,一次不落,都是在这四个节气前的一周左右搞一个仪式,烧几个菜,点上一炷香,把家里的老祖宗请过来吃个饭,祷告一番,化点纸钱元宝,寄托一下思念之情。
    菜一般都是固定的菜色。青菜,红烧肉,红烧鱼,豆腐百叶,荷包蛋,如意菜,素鸡,爷爷后来又加了猪肝,虾,过年的话还可以加上水果,年糕。每个菜都有一个说道。比如猪肝说是吃了可以当官,虾就是弯弯顺,素鸡就是元宝。
    关键是这些菜是要先供祖宗的,因此在烧的时候不能尝,就是说烧菜的时候不能尝咸淡。菜烧好就可以上桌了。
    当然在仪式之前家里要先打扫一番,好好的整理,把犄角旮旯都搞干净。原来用的是八仙桌,这样的话要把桌子的条纹和楼板的角度错过来,表示这个桌子不是给活人用的。现在是用的圆桌了,也就不看了。把桌子摆好了,就是凳子,一般是三条长凳,八仙桌的话放在北面东面和西面,圆桌也差不多按这个来摆,南面的那一边不放长凳,摆香炉和拜垫,用来磕头。
    然后是摆酒盅和筷子,仪式要分两次,一次是请的当地的土地菩萨,表示我们家住在您的管辖范围内,多多的照应,关照。第二次是自己家里的祖宗,就是季氏门中的祖宗,我自己的爷爷奶奶,银珍老娘和我自己妈妈,还有外公外婆。由于两次请的是不一样的人物,所以放的酒盅的个数和筷子数是不一样的。第一次土地公公,是三面各三个酒盅,一共九个。第二次是二十三个酒盅。上首也就是北面是九个,东西两边各七个。摆好筷子酒盅,要斟酒,斟酒的时候要双手持酒壶,从上首也就是北面,的东面开始,然后是东面从北往南,然后是西面从北往南,在酒杯里斟上酒,酒就是一般的黄酒,如果有好的黄酒那时更好了。然后是上菜,鱼要摆成是鱼头冲家里的角度,表示好运气从外面到家里来。接下来是香炉和香烛,先点蜡烛,然后是上香。香在蜡烛上点着了以后要持香到院子里,现在是开着大门到门口,向天祷告,今天是我们家季亮家里过清明,中元,冬至,新年,请当地的土地菩萨到我们家来吃饭。然后就到桌上把手里的香插好,跪下磕头行礼。第二次基本是一样的,只是在门口请的人物变成了季氏门中的祖宗,爷爷奶奶,银珍妈妈和自家妈妈,还有外公外婆。这样的话还是到桌边上好了香磕头,中间看香炉里的香燃烧到差不多三分之一的时候,要再斟一次酒,还是先上首,东面西面这个顺序。可以跟桌上的各路神仙交流一下,比如求求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什么的,不过不要太贪心了。到香燃到三分之二的时候还要斟酒

    1. @亮

      这个时候要拿两个碗盛饭,这个饭一只碗只能乘一勺,不能两勺,一碗放在桌子的东北角,一碗放在西南角,然后说吃饭的吃饭,喝酒的喝酒,意思就是让大家各取所需。斟了两回酒以后酒再过一会就要送纸钱。把折好的元宝,纸钱之类放到焚化桶里焚化。结尾的时候到桌上西南角取一只盛了酒的酒盅,念叨一下,跟我去拿钱,到焚化的元宝周围,奠一下,就是把酒盅里的酒撒在地上,然后作个揖,回到桌子旁,把长凳的一边搬开一点,叫各位去拿钱。就结束了。第一次好了摆第二次,要把所有的菜撤到灶头上摆一下再拿出来重新放在桌子上。香烛都要换过。其实整个过程要注意的地方还是挺多的,比如过程中间不能碰到桌子长凳打扰祖宗们用膳,烧菜不能尝味道,盛饭只能一勺,酒盅的个数,斟酒的顺序等等。好多我妈妈在的时候也没有跟我说明白,都是我自己琢磨的,不知道对不对。但是祭拜祖宗这事基本上每个中国人的家庭都会有,江阴这里的规矩有可能是从浙江上海那边流传过来的,主要还是表达家里人对祖先的缅怀和思念,并没有什么不妥的。

      1. @亮

        小时候看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文章里所谓的祝福,很大的可能性就是江浙人家在岁尾祭拜家里的祖先。

  13. 不愿生的主要原因应该有以下几点吧:
    第一生活成本高。这里的生活成本应该包括我们所指的衣食住行的成本。按照现在的生活水平,很多家庭已经是上有老下有小,过上相对舒适的生活,花费已经较大,而增加了一口人之后,这些生活成本会更高。
    有人曾对我说过,多一个娃只是在烧饭的时候多加一瓢水而已。可是现在是二十一世纪而不是二十世纪的七八是年代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不是原来所提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原来人们所求的是吃饱,而现在所求的是吃好。估计很少有人愿意因为多生了一个孩子而原来吃的很好,而退回到只能吃饱的生活吧。
    第二,教育成本压力。对比三十年前的精英教育培训班的小盆友所学习的是钢琴,绘画,英语,围棋。三十年以后的现在,则是马术,击剑,滑雪,高尔夫。中间的差距自然可以体会的到。中国家庭,特别是中产阶级家庭在教育上的花费已经仅次于住房,有一些极端的家庭在教育上的花费甚至达到了家庭年收入的百分之三十以上。中产阶级深刻认识到教育是保证家庭阶层不下落的唯一渠道。
    第三,医疗成本高。现在大病保险不能涵盖可能得的病痛。一旦家庭成员中有人患上了疑难病症,每天的花费都是数以万计的。如果是用进口的特效药或者是考虑国外治疗,其花费更是天文数字。这时如果还有一张嗷嗷待哺的婴儿小嘴,可不是一件让人崩溃的事情?
    第四,抚养孩子长大的机会成本。目前八零后都已经奔四而去,九零后成为了生娃的主力。而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生的这一代人,比其父辈更明白生活的乐趣,更懂得自我价值的实现,而不愿意像父辈一样被家庭孩子所拖累。如果有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娃,不仅意味着更多的花费,还意味着更多的精力投入,而相应的在自身提高上花费的精力就会减少,这对每天冲锋在职场的人士来说如果因为这个原因而降低了自己的竞争力,就相当于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判了死刑。
    我想现在的育龄青年们不愿意生娃大抵就是以上的四点吧。

    1. @亮

      有人问为什么不愿意生孩子。

  14. 这两天临近过年,工作的事情确实比原来少了一点,要把手里的事情做个了断。好多的事情其实没有什么么头绪,还是要靠自己去解决。总而言之,为自己做一点事情,过完年以后可以稍微轻松一点。主要是新船的劳务工费,还有就是两个文件。这些事情都需要在年前完成。这样看来实际上还是很紧张的。我总感觉过年还是遥远的一个日期,总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每天想想日子过得好快。一转眼又是一年了,今年从元旦开始每天都有要做的事情,没有一天是虚度光阴的。希望到年底的那一天还是可以这么说。还在想要开始学英语。想先把不一样的新概念给学完,在我的网盘里有三本书,先把这三本学完。用一年的时间来做这件事。主要是想增强自己的英语口语和写作的能力。主要是单词不认识,今天晚上看了一下儿子的英语作业,翻译句子,有好多一下子都做不出来。还有一些细节的问题,单复数时态语态什么的,现在已经没有语感了。
    先要把手里的事情做完,把现在看的书看完,还有就是再学一些其他的事情,比如画画,英语,书法。这些事情都想做,要抽空做这些事情,然后慢慢的把这些事融入到我的生活中,成为自己的习惯。应该是先学英语,这个在网上查东西的时候可以用。然后是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重要的事情是在春节之前把一篇劳务工费测算的论文写出来,明天看看如何来确定线性相关。这个是基础,然后就是组织语言了。

  15. 今天晚上去找我的安素营养粉。走了好多的地方,先去的是中山南路上的海鹏医药,结果没有,然后是到旁边新开的同仁堂,也没有,然后到步行街原来在中山公园旁边有一个为民药店也没有。然后是寿山路的泰康大药房,也没有,到旁边的那个医药超市,还好这个里面有。于是就多买了一点,一下子买了四罐。四罐的话可以喝到过完年了。
    天天喝倒是喝的习惯了,但不知道对身体有没有好处,这段时间感觉是胖了一点,主要是原来有一条裤子穿不上了。这段时间一直运动,每天是做工间操,蹲立,俯卧撑。后面要慢慢的错开来,每天做不同的运动,可能还要买一个哑铃会来,只有一个哑铃总觉得用的不太方便,这段期间还天天做理疗,肚子不舒服的时间比较短了,没有很难过。所以还是要做好运动,好好锻炼身体。现在的感觉是身体比较容易疲劳,运动的时间太长的话就会感觉累。就像今天走了这些路然后就感觉累了,回家就不想动了。但是回家还要看专业书,这每天的日记。每天主要的完成比较困难的事情就是这两件了。主要是这两件事情是比较花时间的。现在在看的《认识经济》这本预计在春节前可以看完。专业的书都比较深奥,需要理解,看完了一遍以后要看第二遍,第三遍。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到有用。

  16. 类克的钱不能这么算,现在用两次送四次,而且你又不吸烟喝酒,只要你的身体好就好,不要多想啦。

  17. 要是这些钱用来吃吃喝喝,玩玩乐乐,旅游,什么的该多好。

    1. @亮

      今天卜了一卦,风水涣卦。

  18. 今天去换药店的积分了,换了两袋大米,一大一小两瓶油,一年到头的药费,用了很多。主要的是美沙拉嗪和谷氨酰胺两用药,今天还要买安素,结果断货了。等明天到海鹏药业去看一下。大致的算了一下,每个月的药费估计要两千左右,一年到头基本两万五左右。这就是平时吃药的钱。这里没有算安素,和用的类克。安素一个月三百,类克如果按一年两次,就是四万。安素是一年四千,类克算了送药的话,就是两万。这样的算,就是五万一年的药费。

  19. 今天实际做的事情不多,看了书。做了报价的导入数据提交给了小梅那边。后面还要把所有的报价做进去,另外是要把目标做进去。手里的九百箱的目标要想办法导入,明天要把成本工程再看一下,九百箱导入,船海部的表做一下,就算是做不完也要做起来了,明天是十五号了,文件的要求是二十号要交的。这周还是要把SM的签报搞定。四个项目的评审会开掉。这样的话可能后面会轻松一点。
    另外就是今天陆升董事长了,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明天早上倒是可以卜个卦看一下,后面不知是谁来,有两种可能,一是空降一个过来,二是顺位升一个上去。空降的可能性更大,顺位的话应该是汪上位了。汪上位的话还好,对公司所有的东西都比较熟悉,但还是要把今年的东西都好好的理一下,万一新的总经理空降来了要看成本的东西,而我这里拿不出来就比较尴尬了。要花点力气整一下的,另外要把基础的数据整一下,这样的话整体会好看一些。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还有就是想要写的那个论文可以写起来了,乘着这两天不是太忙,等一有事情忙起来,什么都做不了,然后就一直拖到年底也不会做了。

  20. 一没有目标,二没有危机意识,三不知道感恩。

    1. @亮

      今天没有干什么,早上陪爷爷去医院配了点药,看三分钟的病要排队等一个小时,爷爷去的早,大概八点出门的。估计到那里挂完号八点半吧,我起的晚了一点。七点半起,吃完早饭,收拾收拾,到那里差不多八点三刻。然后在门诊等了好久。我都睡着了。看医生,还是说小腔隙脑梗塞。这个是由于年纪大了引起的,不可逆。吃药是防止恶化。还是希望爷爷能身体好。
      我还给季首成总结了一些事情。希望小子能好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