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篇——时间管理法(上)了解核心
来自专栏 每周写一篇设计
时间管理很早就有接触,近来发现时间不知不觉消耗了很多,但是事情很多都没做,好像是得了拖延症。于是时间管理就变得很有必要。正好看了一本书#小强升职记,很适合最近遇到的问题,结合之前看过的#时间投资法,就是很好的一套方法。
核心功法1——四象限法
把所有的时间通过两个维度划分为四块:1.重要紧急;2.重要不紧急;3.不重要紧急;4.不重要不紧急。先通过它来做一个全面的诊断,确定你整个的时间分配是怎样的。然后再来规划管理。
通过这种简单分析,发现我很大一部分时间在第四象限,比如看电影、看动画、闲聊、淘宝、微信,第一第二象限所做缺乏规划。而且淘宝微信本身也是时间盗贼之一。后面我们再谈关于如何应对时间盗贼。
理想状态
功法的核心是要把主要时间安排在第二象限,在#时间投资法这本书中,比较理想的时间分配比例是:1-50%(消费时间),2-30%(投资时间),3-10%(浪费时间),4-10%(闲耗时间)。
最初大家的时间可能是这样的:1-60%(消费时间),2-5%(投资时间),3-20%(浪费时间),4-15%(闲耗时间),甚至更高。
然后需要做的是确定哪些事情是属于不同象限的。
时间再分配
通过上图做一个简单的时间分配:
第一象限:工作(事业),家里的一些事情(家庭)
第二象限:学习(专业技能提高),阅读(获取知识),锻炼身体瑜伽(健康)
第三象限:交通时间,买菜,逛街,洗衣服,打扫卫生,整理房间
第四象限:游戏,淘宝,闲聊,看电影,看小说,看漫画,刷微博
通过这个大致知道时间上的整体所处的状态。然后做一些调整。
核心功法2——最高效时间做最重要的事情
找出最高效时间段
现在是知道时间上出现的问题,然后面对一个如何去分配时间的问题。上面是可以看出来我们做了什么,下面是怎么做。
这个需要做一个简单记录跟踪,每天时间的流逝,可以以半小时,或者一小时为单位记录时间段内做了哪些事情。那段时间效率比较高。
一段时间,下来,我个人的最高效时间段是:
早上5:00-9:00
晚上6:00-10:00
加起来也刚好是8h,这个时间段也不绝对,比如我现在状态也不错。现在时间是下午三点半。
找出最重要的事情
最重要的事情的评估可以参照上面的象限表。我们也有必要做一个活动清单。把所有需要做的事情放入活动清单。然后找出其中比较重要的几件事情放入今日清单。同时也有一些是还在进行中的,我们在建立一个进行时清单。
核心功法3——just do it
买个计时器,我买了一款德国的,声音还好,不过公司用的话感觉可能会打扰别人,于是我又买了一款追日的电子款,可以调整震动,静音,同时可以定两组时间循环。
一切准备就绪,那就开动吧!!!
,年初做年度计划,对每个月自学计划大概有个想法,记录下来。例如,
年度计划,java开发
一月,java se
二月,jsp
三月,spring
……
2,每个月底做下个月的具体月计划(和年度计划一致),把每周的计划大概定下来,例如,
三月,spring
第一周,spring
第二周,spring boot
……
3,每周末坐下周的学习计划,当然和月计划一致。例如,
第二周,spring
周一,上午,上课,下午,和老师讨论论文,晚上,jpa
周二,上午,作业完成,下午,上课,晚上,关系映射
4,每晚睡前想想明天要做什么,然后对3中的内容进行修改,几分钟的事情。
5,平时想到什么也可以随时修改以上所有内容。我并没有使用什么特别的工具,都是用印象笔记记录的。年计划和月计划放在一个笔记中,周计划和日计划放在一个笔记中。
用5分钟拯救24小时 ——三分钟学会时间管理系列(一) 日程表
少毅
少毅
个人发展学会合伙人,高级产品经理。国家认证中级生涯规划师。
关注
用5分钟拯救24小时 ——三分钟学会时间管理系列(一) 日程表
来自专栏 大学生时间管理
你知道你的时间都去哪了吗?
每天早上赖床起不来,从来没有好好吃顿早餐,20分钟不刷朋友圈就开始空虚,追剧追到天昏地暗,明明整天无所事事,晚上父母打来电话还没耐心。
偶尔忙碌起来也是被迫去做自己没兴趣的事情,常常被同学不是叫去帮闲就是叫去凑局,被老师使唤去参加各种无聊的活动,准备各种考试,每天这样周而复始,自己都觉得没劲!现在给你一个神器,让你用5分钟拯救24小时!
今天介绍一个在我的时间管理架构当中,最基础、最实用、见效最快的工具——日程表。
(我的日程表)
这个日程表很简单,主要分为两个主要部分:
待办事项是在一天的生活开始前,写上今天打算做的事情,一件一件列下来,只要是觉得自己今天可以做的,就都列下来,只是作为今天做事情的参考,不用要求自己全都去做。
时间和事项就是一天当中主要的时间点和内容,例如我每天05:30起床然后刷牙洗脸,就写上:05:30 起床 洗漱。时间点写清楚,事项就不用太详细,而且15分钟以下的事情可以不写,例如上厕所或者接电话可以不写,毕竟这些事情记下来的意义也不大。
下面是日程表的示范:
我每天大概会在这个表上写7、8次来记录时间,没必要做一件事就记一笔,这样很麻烦也浪费时间,我们只需要知道自己一天把时间用在了哪里就好。
其次不用记录太多字,我从来没有在表格上写超过150个字,所以我每天花在这个表格上的时间不会超过5分钟。
再者就是要客观,真实地记录就好,很多人知道自己整天在刷剧,就不好意思记了,其实真的没有必要,我有一次周六看了4部电影,感觉很颓废啊,可这也是我啊,记录就好。
这个表格用A5纸打印,平时就压在电脑和书本下面,随身携带,非常方便。
这个简单易用的表格有很大的好处:
首先它是时间助手,每天早上你在写待办事项的时候,就是在帮你安排今天能做的事,会让你的一天更充实。
其次它是时间医生,当你连续记录一周之后,就会看到自己的时间花在了哪里,很多时候我们并不了解自己,通过客观的记录,我们才能用第三只眼睛观察自己,这是很棒的体验,如果记录更久的话就价值更大了,它记录了你的整个人生。
第三它是时间卫士,能够保护你的时间,当你通过记录后发现自己太多的时间都被别人占用,或者花了很多时间在做自己并不喜欢也没有意义的事情时,你自然会反思和改变。
我相信你也认同这个表格是多么简单和易用,我也相信你的理性正在告诉你应该明天就开始这样记,这样就对了,那就去坚持吧。其实你也未必需要每天都记,一个月记上一周也可以。
我已经这样连续记录了一年多,我也帮助了很多人,尤其是大学生(我现在专注大学生时间管理)。
(我的日程表)
“如果没有(记录时间)这个过程,可能我还会继续这样浑浑噩噩的浪费更多的时间,也是很感谢,让我在大一丢失了这么多的好的机会之后终于醒悟了。”
(铁杆学员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大一的方同学)
“这个记录时间真的是很好,我每天都记录时间,因为每天虽然很忙,但是不知道自己在忙着什么,然后有记录的话,就能慢慢的分析出问题了。”
(铁杆学员 中国石油大学 大一的小池同学)
我的时间管理就是这样,用简单的工具,以平和的心态,学会和自己在一起。
“与其坚持一个莫名其妙的自己,不如慢慢发现自己、完善自己。 ”
和意志顽强的人在一起,你不会容易放弃!
加入我们的社群吧,和少毅老师一起践行时间管理。
介绍一下我自主研发的"整点报时工作法"吧,自己使用了一段时间,治疗拖延、保持效率的效果相当好。
不用什么工具,所有闹钟软件应该都有的“整点报时”功能就足够了。
元规则:1小时=10+50
以小时为单位,整点开始,休息10分钟,10分到整点,工作50分钟。
规则1:50分钟内,是专心工作时间。
这里“专心”的技巧有三条:一、屁股不可以离开椅子;二、不开任何聊天软件和无关网页;三、任何“忽然想到”的事情都记在一个纸条上,不许马上做。
事实证明,50分钟内“忽然想到”的事情多得可怕。以我的上一个50分钟为例,共有14项(!!):回弟弟短信;看一眼早上发的微博有没有人回;看一眼有没有人QQ上跟我说话(偶尔会有人通过QQ讲工作上的事情,需要处理但基本都不需要立即);上网买本书;叫快递;查查之前爆炒的”张国荣最后秘密“倒底是啥;查查五一怎么放假;倒水;拿钥匙给同事;一个文件放回档案柜;灌钢笔水;跟领导说一个工作进展情况(就一句话);买的零食分点给同事;涂唇膏。
如果想到什么马上就做的话,我的50分钟一定完全报销了。
好在事实也证明,10分钟之内真的完全可以做好十几件事情。
规则2:10分钟内,是专心休息时间。
这里“专心”的技巧有两条:一、听到整点报时,马上条件反射般地停下手上工作,开始做纸条上的事情;二、休息时间要始终站着,包括上网、打电话、回短信,就能有效避免没完没了地上网了。
这种感觉真的棒极了!哼着小曲,做着查微博、倒水、整理东西之类的事情,不用带着时间上永无休止的压迫感。所列事情没做完也没关系,下一个10分钟再做就好了。这个过程也是活动活动筋骨的过程,相当健康。
规则3:马上开始!
我是很建议固定在每个整点开始休息,形成良好的心理惯性,但千万不要一定等到X点10分才开始动手干活。比如早上到了办公室简单整理一下打开电脑倒上水发现已经8:55了,那就干5分钟活再休息。别拿5分钟不当时间。
这仅仅是一个技术上的时间管理方法,没有涉及到工作任务计划。但保持良好工作节律应该是一切的根本,比如想要制订当日计划的工作也可以放在50分钟内进行。
所有需要约束的事情都可以用这个方法哦,包括周末做家务。
当然,具体的方法都建立在一定的意志力的基础之上,建立在自己内心想要改变、想要成为一个更好的人的基础之上。加油吧同志们!用昨天发的一条微博来共勉:时间如河,奔流东逝,不舍昼夜。我们无法筑起大坝拦住它,却可以把自己造成一台发电机,让流经身体的每分每秒发出更加耀眼的能量!
最新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