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个经典例子(以前举过,但这次的分析角度不同):
一个女生,她本科学的是会计,而她不喜欢会计,喜欢设计,问我怎么办。
我说,那你就休学一年,重新考一个设计类的本科;
她说,那不行啊,我都已经20岁了,再复读一年,重考一次本科,读出来毕业都25了,女生25岁才本科毕业,找工作谈恋爱都没有优势了。
我说,那你就先完成会计的本科,再考个设计类研究生;
她说,那不行啊,研究生高不成低不就,最难找工作了,现在研究生竞争力还不如本科生呢;
我说,那你就课余时间接一些设计的活儿,把会计先混毕业,然后再用设计就业;
她说,那不行啊,我想去一个稳定一点的大公司,大公司都很看重第一学历的,我这专业不对口,到那儿肯定就被筛掉了。
现在的她就是被卡住了,卡在一个十字路口。前有悬崖峭壁,后有万丈深渊,怎么选择都不对,只好原地纠结,就是迈不开腿。
我们为什么常常陷入纠结?
因为层级局限。站在一楼,是无法想象五楼的风景的。
比如例子中的女孩说,“不能复读重考啊,那样的话等读出来毕业都25了,女生25岁才本科毕业,找工作谈恋爱都没有优势了。”——这就是典型的“站在一楼推测五楼”的思维。
因为以她目前的阅历和经验,她的想象力的边界就是“女生25岁毕业会没人要”。
她无法想象,具备退学重考魄力的人,他们经历的是一种怎样的淬炼;
她无法想象,能够自己选择自己的专业,自己决定自己的未来的人,他们具备的是一种怎样的能量;
而她更无法想象,经受了这样的淬炼,具备了这样的能量的一批人,在大学中相遇时,在职场中相遇时,会是发生怎样的互相吸引,互相赏识,又能碰撞出怎样的合作,怎样的缘分。
她无法想象这些,是因为她想象力的边界目前就在“女生25岁毕业会没人要”这个层级。站在一楼,是无法想象五楼的风景的。这,就是层级的局限。
所以每当我们陷入纠结的时候,要马上有一个觉知:我遇到层级局限了!
如何提破局?
这里提供一个好方法——往前走!
停止思考,停止妄念,啥也不想,只管往前走!
只要往前走,能量就会增长,层级就会提高,只要往前走,就一定能遇到贵人,遇到转机!
退学重考是好路吗?是好路。
只要我一旦下决心要退学重考,我就把所有力量都集中在高考复习上,一点儿也不旁骛,一点儿也不动摇,别人的评价,父母的劝告都丝毫不会影响我的判断。我只是按照自己的计划一题一题的复习,每掌握一个知识点,我对目标的确信就增多一份。如此坚持一年,看看会发生什么?
跨专业考研是好路吗?是好路。
只要我一旦下决心要跨专业考研,我就用最少的精力完成本科专业的必修学分,把剩余的精力全都投注在新专业的学习上,遇到新专业的讲座我就去听,遇到新专业的老师同学我就去结交。复习考研期间,我拿出最大的意志力来对待这场考试,一次考不上考两次,如此坚持四年,看看会发生什么?
毕业创业是条好路吗?是好路。
只要我一旦下决心要毕业创业,那我就从现在开始按照一个创业者的标准来塑造自己。遇到创业大赛我就去参加一把试试,遇到创业的人我就去请教请教他,学校开运动会需要设计海报我就毛遂自荐地去设计设计试试。我每周设计一幅作品,发在微博上,坚持一个学期,看看会发生什么?我试着在知乎上认真回答有关设计的问题,坚持回答50条,看看会发生什么?
不管选择哪条路,只要下定决心往前走,任何一条路,都会被你走成一条好路!
而站在原地不走,陷入纠结犹豫中,就是自己跟自己内耗,那么任何一条路对你而言都是死路;
往前走,其实就是在往上走,越走眼界越开阔,疑惑自然而然地就会解开了;
往前走,其实就是在往内走,越走越了解自己,越走越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最后编辑:2016年07月16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